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安全性。作为化妆品的“灵魂”,原料的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有关化妆品原料安全评估,本文将对其普遍的问题进行解答。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安全性。作为化妆品的“灵魂”,原料的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那么,化妆品原料安全评估究竟是怎么样做的?哪些办法能够用来评估原料的安全性?哪一些原因会影响评估结果?本文将为您解答,揭开化妆品安全评估的神秘面纱。
答:根据中检院发布的《化妆品原料数据使用指南》,选择欧盟消费者委员会(SCCS)、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以及其他国际权威化妆品安全评估机构已公布安全评估结论的原料,需对相关评估资料做分析,在符合我国化妆品相关法规及使用条件下,可采用相关评估结论,对有限制使用条件的原料,应在满足限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其评估结论。不同的权威机构评估结果不一致时,依据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科学合理地采用相关评估结论。
答:根据中检院发布的《化妆品原料数据使用指南》,有安全食用历史类原料,应对其食用历史、生产的基本工艺等做全面充分研究,确保原料或制备该原料的原材料有可安全食用的特性。此类原料在安全评估时可豁免系统毒性,结合产品使用部位和使用方式等,对局部毒性进行评估。
答:根据中检院发布的《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应用技术指南》,TTC方法适用于化学结构明确,含量较低且缺乏系统毒理学研究数据的化妆品原料或风险物质。
以下原料或风险物质不适用于本指南,包括: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强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亚硝基化合物和联苯胺类等)、蛋白质、类固醇、高分子质量的物质、有很强生物蓄积性物质以及放射性化学物质等;纳米原料、无机物、具有吸入风险的原料在评估其吸入暴露途径的安全风险性时;具有防腐、防晒、着色、染发和祛斑美白功能的原料。
答:按照中检院培训解读,植物提取物由于组分复杂且批次间存在变化,鉴定和分析技术上存在困难,因此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对原料中的部分未知成分能够正常的使用TTC办法来进行评估。
根据中检院发布的《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应用技术指南》,对于混合物如植物提取物,需确定待评估物质是否为DNA反应性致突变物/致癌物,尽可能多的识别出单一或大类成分,除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添加的必要溶剂或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外,需确定成分含量不低于50 %。对于已知成分,分别采取了适宜的评估办法来进行安全评估,以确保使用安全,若含有结构类似的成分,应进行剂量叠加评估。对于属于非DNA反应性致突变物/致癌物的未知成分,若无法确定Cramer类别,其整体的Cramer类别按Cramer III类做评估。对不能排除DNA反应性致突变物/致癌物的未知成分,采用DNA反应性致突变物/致癌物的TTC阈值进行评估。
答:根据中检院发布的《交叉参照(Read-across)方法应用技术指南》,交叉参照(Read-across)指基于化学结构或生物学活性的相似性,通过利用一种或多种类似化学物质(类似物)的毒理学终点数据来预测另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特定化学物质(目标化学物质)的相同毒理学终点信息的方法。
交叉参照适用于结构明确,缺乏系统毒理学数据的非功能效果成分或风险物质。不适用于具有防腐、防晒、着色、染发和祛斑美白功能的原料。
写到最后: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是一种毒理学风险评价工具,用于评估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该方法基于一个原则:当人体暴露剂量低于化学品的毒理学关注阈值时,该化学品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很低。TTC方法最早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风险评估,现已扩展到食品包装物、食用香料、药物、工业化学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安全性评价。使用TTC办法来进行评估的门槛包括化学结构明确、含量较低且缺乏系统毒理学研究数据。对于待评估物质是否为DNA反应性致突变物/致癌物,除了通过遗传毒性/DNA反应性终点试验测试外,还可采用(定量)构效关系预测方法学进行预测。美国FDA在1993年提出能够正常的使用0.5ppb食物作为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阈值,这表明TTC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化妆品检定所也制定了《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应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2个技术指南,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进一步说明了TTC方法在化妆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上一篇: 抢滩登陆!谁家的化妆品新原料成功“持证上岗”? 下一篇: 哈尔滨旅游攻略自在行最佳道路要怎样安排好超有用必定收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