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8登录网页版
搜索
首页 > ub8优游登录5.0下载 > 兰蔻

欧莱雅旗下理肤泉检出致癌物多家国际顶尖美妆品牌曾“中枪”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 10:30:04 |   作者: 兰蔻

  日前,欧莱雅集团因旗下理肤泉(La Roche-Posay)品牌一款祛痘产品检出微量致癌物苯,宣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启动全面召回。

  在谈到被召回的原因时,欧莱雅表示此次涉事的理肤泉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因主要成分过氧化苯甲酰(BPO)存在不稳定性,可能会引起苯污染。欧莱雅中国紧急回应称,问题产品未在中国市场备案和销售,但这一表态未能完全平息花了钱的人品牌安全性的质疑。

  频繁的质量风波背后,也折射出这家百年企业的发展隐忧。自1907年以染发剂起家,欧莱雅通过收购兰蔻、碧欧泉等品牌构建美妆帝国,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球销售额达434.8亿欧元,但中国等北亚市场却出现14年来首次下滑。

  对于此次风波,欧莱雅有关人员回应称,本次主动召回仅限美国和加拿大市场。该含有过氧苯甲(BPO)的祛痘产品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不涉及中国市场。

  欧莱雅公开表示,仅在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的某一批次产品中检测到少量的苯污染。基于对消费的人安全的承诺,我们已与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密切协作,主动将现存产品下架。

  目前,理肤泉在天猫官方旗舰店里有一款Effaclar Duo+M水乳在战痘套装中搭配销售,套装价格为479元,页面显示已售1000+。

  公开资料显示,BPO主要用作聚氯乙烯、不饱和聚酯类、聚丙烯酸酯等的单体聚合引发剂等,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正式归类为一级致癌物质。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苯是汽油和烟草烟雾中的天然组成部分,高浓度的接触可能会引发白血病。长期接触或吸入苯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并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产品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苯甲酰,可通过杀灭细菌达到治疗痤疮的效果,此外,多位原料端行业人士表明,过氧苯甲酰有致癌风险,同时对过敏体质、儿童、妊娠期妇女较不友好。

  据悉,被召回的理肤泉Effaclar Duo清痘净肤双重调理乳并未在中国市场完成备案手续。此外,理肤泉天猫旗舰店的客服人员也证实,该款产品并未在中国市场销售。目前理肤泉在中国销售的一款清痘精华乳产品名为理肤泉清痘多重调理精华乳,根据备案信息数据显示,该产品的配方中并不包含过氧化苯甲酰成分。

  此次理肤泉检出致癌物风波,又一次将欧莱雅推至舆论风暴中心。中国早在2021年就将BPO列为化妆品禁用成分,尽管欧莱雅强调涉事产品未在华销售,但花了钱的人同一集团不同标准的质疑声高涨。

  而这场信任危机也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已是欧莱雅旗下产品年内第二次陷入苯超标风波(1月适乐肤产品被诉含苯)。在短期内,欧莱雅通过快速召回、强调中国合规等举措展现责任姿态,但其切割式回应被指缺乏对消费的人关切的共情,被质疑诚意不足。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事导致欧莱雅品牌专业性形象和消费的人信任度受损严重。理肤泉作为其旗下主打医药背景的活性健康品牌,科学安全标签遭遇信任动摇,可能波及修丽可等姐妹品牌的溢价能力。

  新消费财研社了解到,这已是欧莱雅第二次卷入苯争议。早在1月,其旗下适乐肤(CeraVe)等含BPO的痤疮产品被曝苯含量超标,引发至少六起集体诉讼。

  今年1月,有外国媒体报道指出,自Valisure实验室在2024年3月公布其检测报告以来,欧莱雅已面临至少六起因旗下品牌CeraVe适乐肤某款痤疮产品而引发的集体诉讼。

  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在Valisure对66种含有过氧化苯甲酰(BPO)的产品做的为期18天的稳定性测试中,发现2种产品的苯含量超出了1500ppm的安全阈值,17种产品的苯含量超过了100ppm,而42种产品的苯含量则高于10ppm的门槛。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适乐肤品牌的多款产品也曾检测出苯含量超标。

  短期内,欧莱雅集团旗下两个品牌的产品均因苯超标的问题面临诉讼或召回,且问题成分均为过氧化苯甲酰,这凸显其对质量安全把控存在一定短板。

  公开资料显示,理肤泉是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之一,创立于1975年。欧莱雅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旗下拥有兰蔻、阿玛尼、YSL、HR赫莲娜、科颜氏、植村秀、碧欧泉、羽西、薇姿、卡诗等众多知名品牌。1996年底,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美妆行业的领军者,在2024年实现了434.87亿欧元(约3435.47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1%,但增速相较于前两年有所放缓。

  在地区市场表现方面,欧莱雅集团在全球的五大区域市场中,北亚地区是唯一出现销售额下滑的,2024年该地区销售额为103.03亿欧元(约813.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3.2%。中国大陆的美妆市场呈负增长,这也是欧莱雅中国近14年来首次下滑。

  更为严峻的是,在增速放缓的同时,欧莱雅品牌声誉和消费的人信任度正遭遇多维度冲击。

  欧莱雅美国公司曾在2023年11月主动召回了其Mizani品牌的免洗护发素,原因是可能受到伯克霍尔德氏菌复合物的污染。2022年,欧莱雅旗下的薇姿品牌也因精华液玻璃包装的安全开启问题而主动召回了安瓶产品,产品安全性备受质疑。

  除了多次检测出细菌和污染物超标,在黑猫投诉反馈平台发布的2024年度企业红黑榜美妆板块黑榜中,3CE、Dior迪奥、Chanel香奈儿、修丽可及娇韵诗等品牌位列前茅。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3CE与修丽可均为欧莱雅集团麾下的知名品牌。其中,3CE因眼影盘发霉、售后推诿等累积投诉达到600余起,修丽可则因抗氧瓶功效争议登上美妆黑榜。由此看来,尽管欧莱雅集团强调严格质检,但似乎并未能落到实处。

  在财报业绩会上,欧莱雅集团CEO叶鸿慕表示,在中国市场需要加快品牌的创新能力和吸引消费的人的能力。从染发剂实验室到全球美业霸主,欧莱雅曾以触手可及的奢华定义大众化高端路线。然而,当安全底线屡被突破,如何平衡扩张速度与品控深度,将成为其守住百年招牌的关键。

  新消费财研社注意到,欧莱雅并非孤例,近年来包括雅诗兰黛、联合利华等多个国际顶尖美妆品牌都曾因苯污染和其他质量安全问题陷入争议并召回产品,暴露了部分成分在安全性控制上的行业共性挑战。

  2025年3月,联合利华旗下多芬、Suave等品牌部分美发喷雾因苯污染紧急召回。检验测试发现,推进剂或存储条件不当导致苯生成,事件波及美国市场,公司被迫升级配方并加强稳定性测试。

  早在2024年,美国独立实验室Valisure就已检测到多个热销美妆品牌产品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存在苯污染,并呼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采取行动启动召回程序。

  雅诗兰黛就是2024年被Valisure实验室检测出苯污染的美妆巨头之一。据公开报道,其旗下倩碧痤疮凝胶被检出苯含量超标,部分批次浓度超FDA限值800倍。品牌称污染源于过氧化苯甲酰分解,最终下架涉事产品并面临集体诉讼。

  令人担忧的是,苯污染问题不仅限于美妆产品。在过去四年中,Valisure实验室还在防晒霜、止汗剂、免洗洗发水及洗手液等多种个人护理产品中检测出了苯,并导致大量产品被FDA评估后召回,美妆品牌也因此频繁陷入召回风波。

  例如,2021年宝洁旗下产品潘婷、澳丝袋鼠等干发喷雾因推进剂污染致苯超标,全球召回3000万瓶。事件促使FDA加强气雾剂产品检验测试标准,推动行业改用更稳定推进剂;

  强生近年来则因为婴儿爽身粉含石棉(与苯同为一级致癌物)事件引发持续诉讼,最终全球停售滑石粉产品并赔偿47亿美元,此案也成为美妆行业安全危机的标志性事件;

  资生堂旗下的安耐晒防晒霜,2021年在韩国市场被检出苯污染,品牌紧急召回并解释为原料运输中受高温影响导致成分分解等典型案例。此外,资生堂旗下高端品牌Drunk Elephant也曾对部分产品做自愿召回,原因是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防腐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影响了产品配方。这些案例均暴露美妆行业对原料安全性品控存在短板;

  2024年4月,花王集团旗下的佳丽宝化妆品也召回了部分眼影产品,原因是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可能有铝制容器碎片混入眼影粉内。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消费财研社,虽然这一些品牌积极做出响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主动采取召回措施,能够大大减少花了钱的人品牌的不信任与负面影响。但苯污染等安全事件的频发,折射出美妆行业三大矛盾——功效追求与成分稳定性的失衡、全球化生产与区域监管标准的冲突,以及营销创新与质量管控的脱节。

  在消费者对于化妆品产品成分表日益关注的未来,品牌或需在配方研发阶段嵌入预防性安全设计,而监督管理的机构亦可能推动强制性稳定性测试标准,例如模拟极端存储环境检验测试苯生成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黑客帝国》制作公司申请破产!3.65亿美元出售电影库,曾与华纳兄弟合作几十部影片

  北京大胜吉林十连胜队史第三长:周琦22+7曾凡博27+6 琼斯50+10

  90 天通牒被搁置:苹果在巴西扳回一局,App Store 维持独家运营

  Apple C1初探:苹果iPhone 16e在Speedtest中与iPhone 16各有胜负

  iPhone 17 Air 手机壳首曝:长条跑道设计,配操作、相机控制按钮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CounterPoint 报告2024Q4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Meta 84% 一骑绝尘

  美国苹果 MacBook 用户画像:Air竞争力提升,但 Pro仍是高端首选

上一篇: 爱茉尔河南信美生物:秋季补水保湿秘籍 下一篇: 腾势品牌于明年一季度在马来西亚市场推出首款车型为2025款腾势D9

ub8登录网页版官方公众微信号 ub8登录网页版官方公众微信号

ub8登录网页版官方微博 ub8登录网页版官方微博

ub8登录网页版店 ub8登录网页版店

ub8登录网页版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507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2018-0031

ub8登录网页版app下载安装手机版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沪)网络平台备字[2019]第00011号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沪ICP备15054508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3455号

ub8优游登录5.0下载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9)5969-3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