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日韩系美妆却传来一阵阵寒冬的讯号,多个品牌陆续关停、撤柜,以至于许多消费者感慨自己的青春记忆正在消失。
近日,韩系护肤品牌兰芝宣布将于2024年底前全面撤出中国的线下渠道。这一消息让许多消费者心中涌起一阵阵失落。兰芝,作为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的明星品牌,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设了首家品牌专柜。以气垫霜、隔离乳和睡眠面膜等畅销产品著称,曾经引领了美妆潮流。然而,时过境迁,兰芝在中国的专柜数量在2020年高峰期达408个,如今却随着武汉的撤柜和各地专柜的关闭而不断减少。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第一家关闭的专柜在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这是兰芝在中国线下渠道的最后一座堡垒。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对此的回应是正在对品牌线下渠道来优化和调整,品牌希望能够通过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来应对市场压力。尽管如此,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另外的品牌如雪花秀、悦诗风吟也在经历业绩下滑的痛苦,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更是连续同比下滑。为了扭转不利局面,集团新任命的中国区总裁正试图通过调整市场策略寻求增长。
而花王集团的境况同样不容乐观。该集团日前宣布旗下洗护品牌SALA已于2024年12月底停止销售,此次关停标志着花王在美妆市场的一次重大调整。此外,去年12月还传出多达六个日系品牌的关停消息,包括高丝、资生堂等。
其中,高丝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更是惨淡,销售额在2023年同比下跌34.7%,面膜、卸妆油、防晒等原本消费者心中的“必买单品”也逐渐被市场遗忘。资生堂旗下的敏感肌护肤品牌安肌心语也于去年12月发布闭店公告,声称因战略调整,将停止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
而FANCL集团也在经历相同的窘境,尽管品牌在北美市场的关闭并未影响中国业务,然而却被迫收缩资源,未来只依靠跨境电子商务继续运营。雪肌精也在官网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宣布2025年将停止生产某系列新产品,似乎为海外市场保留一线生机。
当前,日韩美妆品牌纷纷撤退的背后,根本原因除了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还与消费者偏好的转变息息相关。传统日韩品牌在中国的辉煌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记忆,但如今的顾客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实际效果。慢慢的变多国产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及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崛起,使得日韩系美妆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一轮的市场洗牌中,许多曾经的市场巨头正在逐渐黯淡。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日韩美妆品牌显然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身的定位与策略,才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寻找自我的位置。对于曾经伴随我们走过青春的这一些品牌而言,或许撤退只是一种暂时的回避,未来是否能再次归来,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分数不高孩子的瑰宝校园这些双非院校的这些专业全国排名榜首 下一篇: 关于爽肤水它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两款爽肤水值得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