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您在2011年11月24日至2012年1月12日期间,将您随手拍到的《青年参考》最新推广广告和征订广告,或者随手拍到报摊上正在零售的《青年参考》报纸,又或者拍到读者正阅读我们的报纸,请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青年参考,就可参加我们的“随手拍@青年参考”活动。
目前我们的2012年度征订广告已然浮现在《读者》、《青年文摘》、《世界经理人》杂志、《体坛周报》、《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以及青参自己的广告版面;形象推广广告也已投放到北京部分地铁站。如果您乘坐的地铁经过以下这些线路,都可能会在行驶的地铁上看到窗外闪过我们的广告;还有在《看天下》杂志的合作媒体栏里也有我们的logo。举手之劳,@青年参考,来赢取丰厚奖品哦!
每周抽取5名幸运“拍手”,奖品为《报之道》1本,共40名。(《报之道》集纳了《中国青年报》近年来的若干经典报道,并附有名编辑名记者的采写手记、幕后故事等等,为新闻爱好者、新闻从业者及新闻专业学生值得一读之书。)
只要您在2011年11月24日至2012年1月12日期间,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点评《青年参考》报道,或热议当下国际时事,或围绕当下中国需要怎样与世界互动的话题,畅谈您的“世界观”,并@青年参考,就能参加我们的“随手评@青年参考”活动。也可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发信至编辑部,或邮寄至我们将摘取读者们的精彩评论,刊登在我们的报纸上。一起来探讨热点时事,分享思考,并赢取丰厚奖品哦!
每周抽取5名幸运“拍手”,奖品为《报之道》1本,共40名。(《报之道》集纳了《中国青年报》近年来的若干经典报道,并附有名编辑名记者的采写手记、幕后故事等等,为时事爱好者、新闻从业者及新闻专业学生值得一读之书。)
李昊霖(4岁):喜欢美国,我喜欢“闪电麦昆”(美国动画片《赛车总动员》里的角色)。最想去北京!美国!还有,法……法拉利!
最喜欢中国。最讨厌日本,我这辈的人都讨厌日本。抗战那是亲身经历的,我那时候十多岁。最想去的国家,没有。就想待在中国。中国最好。
最喜欢美国。最想去法国,法国很浪漫,比较有人情味。在这公园里我也很喜欢看欧洲,法国、意大利的那些景物。中国在世界上排在中间吧。
我们年轻人都喜欢巴黎,浪漫之都,浪漫谁不喜欢呀?觉得中国在世界上至少排第二!仅次于美国,比起美国来,那种繁华差也不会差很多。
最喜欢的国家是意大利,米兰。中国的科技力量现在已经很强,拥有一些尖端技术,但整体实力还是差一点,两极分化很严重,基本的建设也不好。
《青年参考》自1984年创刊以来,便始终致力于“为年轻人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口”,回答“中国人该如何看世界”的时代命题。
2011年4月全新改版之后,更是明确了这张报纸的理念,是要与读者共同探索这样一个时代追问:当时间已进入21世纪的第11个年头,当中国改革开放已逾30年之久,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世界观?
国人看世界的心态,交织着屈辱的记忆和百年悲情。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又开始滋生起某种自大、骄躁和虚妄。然而世界在变化,中国的角色在变化,国人需要多一些发展的眼光,而跳出简单、陈旧、狭隘的解释框架和认识体系去理解世界。
认知世界,才能理解中国。中国的发展,需要从世界的格局来定位,推动中国社会的进程,一定是与世界互动的过程。
我们的国家已经走到了这样的阶段:大国崛起,需要匹配以成熟的国民。国家需要它的国民能够理性认识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理解国际规则和国际事务,真正具备世界眼光。
《青年参考》愿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客观、平衡、理性、完整地呈现世界的图景,传递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进程,纪录这一进程下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灵。
发展的中国需要发展的世界观。亲爱的读者,27年来,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加渴望聆听、纪录和传播你们对“世界观”的思考和诉求,请@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