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记者从全国组织机构一致社会信誉代码数据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代码中心”)得悉,在消费晋级与监管强化的两层驱动下,我国化妆品企业规范化认识近年明显增强,推进化妆品职业向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开展。
据全国代码中心最新计算,到2025年5月31日,我国已发布164项次化妆品检测的新方法相关国家规范,已有5860余家化妆品企业在企业规范信息公共服务渠道(以下简称“企标渠道”)上自我声明揭露产品履行规范2.8万余项次,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67.5%,出现稳步增加的态势。
从全国来看,到2025年5月31日,广东省以1.6万余项次的履行规范总量位居全国首位,广东已构建了齐备的化妆品工业规范链条,掩盖质料供给、配方研制、OEM代工和品牌出产等全工业链环节,触及清洁类、护理类、美容类等多个产品类别。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规范化开展势头微弱,正成为职业规范化开展的新增加极。企标渠道多个方面数据显现,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企业的履行规范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1.9%,增速明显。